今年9月12日是棗莊建市60周年紀念日,9月10日出版的大眾日報《棗莊新聞》推出長篇述評,慶祝棗莊建市60周年。全文如下:
1961年9月12日,為適應新中國工業發展和煤炭基地建設的需要,經國務院批準,棗莊由地轄市改為省轄市。一字之改,帶來一市之變,開創了棗莊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紀元。建市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棗莊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吹響了“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的攻堅號角,奮力向新時代現代化強市邁進,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使命與初心相伴,光榮與夢想同行。奔流不息的京杭大運河講述著棗莊昨日的榮光,巍巍抱犢崮昭示著棗莊明日輝煌的夢想。建市60年來,棗莊黨的建設得到加強,基層黨組織從1682個發展到1.1萬個,黨員從2.2萬余名發展到近23萬名。近年來,各級黨組織圍繞“先把經濟搞上去”和“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擔當作為,堅持問題導向,狠抓工作落實,以黨的建設新成效引領各項事業加快發展。發展關鍵看行動,核心在落實,歸根結底要體現在一個“干”字上。全體黨員干部強化大干的意識,堅定“干”的方向,把握“干”的重點,提高“干”的標準,凝聚“干”的合力。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在項目招引上,在項目落地上,在項目建設上,一項又一項“棗莊速度”被改寫。
棗莊有著140多年近代工業文明,誕生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業——中興公司,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民族工業歷史,“工業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發展的血脈。全市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從1961年的2.51億元、4190萬元,躍升至2020年的1733億元、140.8億元。三次產業比由建市之初的34.3:49.8:15.9調整為2020年的9.6:40.6:49.8,產業結構由“二一三”轉變為“三二一”,尤其是工業經濟從小到大、由弱漸強,從“一黑一灰”到“兩高四新”,實現了華麗轉身、精彩蝶變。進入新世紀,棗莊在工業之路上大力推進轉型振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智能制造迅速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初具規模,被列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市,成功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蹚出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新路子。“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被仡欗频Z奮進的60年,“棗莊崛起”是人們最強烈的夢想。棗莊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強市建設的突破口必定在工業。2021年3月召開的“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三年攻堅突破行動動員大會,動員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大抓工業、抓大產業”導向,先把經濟搞上去、集中精力強工業。在新征程中,繼續砥礪“棗莊崛起”的力量。近年來,棗莊積極構建“6+3”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2121”產業雁陣。特別是突出鋰電產業發展優勢,制訂“123”戰略規劃,努力打造綠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鋰電產業集群成功入選2021年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積極搭建中國獸藥谷、長三角高端制造業轉移示范基地等高能級招商平臺。樹立“快就是大局”的意識,對重點項目,實行部門幫包、專員推進、全生命周期服務。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行動“雙20條”,創新推出“企呼棗應、接訴即辦”平臺,解決企業訴求8135件,“棗辦好”政務服務品牌越擦越亮,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越來越濃厚。棗莊已經從過去“一個崗樓兩盞燈,一把花生逛全城”的礦區小鎮,發展成為今天“一城山水滿城綠,滿城園林一城景”的魯南門戶城市。建市之初,城鎮人口不足2萬人,建成區面積不足1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僅為11%。如今,城鎮人口增長到229萬人,建成區面積擴展到22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到59.3%。棗莊聚力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實施“山水林田大會戰”,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建成美麗宜居鄉村示范村498個。重建的臺兒莊古城榮膺新世紀“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被確定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首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被仡欗频Z奮進的60年,“以人民為中心”是最真誠的夢想。家住臺兒莊的退休職工張興宜,每周都要坐BRT去新城看望孫子。70公里的距離,BRT讓他感覺到了雙城生活的愜意。刷一下老年卡,分文不花就能打B(BRT)的體驗,讓他感覺到做一名棗莊人很光彩。從2010年8月2日,BRT首條線路B1線開通試運行,到目前全市所有區(市)全部開通,通車里程達到250多公里,成為全國最長的BRT運行線路網。本地人為之驕傲,外地為之羨慕:棗莊BRT真牛!目前,棗莊現有博物館22個,公共圖書館7個,文化館7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65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525個,形成了市、區(市)、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的格局。在新征程中,繼續砥礪“以人民為中心”的擔當。為促進生態立市和綠色崛起,棗莊從今年起全面實施“山水林田大會戰”十項工程,到“十四五”末,全市80%以上的應治理區域得到有效治理修復保護。以棗莊環城國家生態公園范圍內及綠道沿線可視山頭為重點,推進25度坡丘陵退耕還果還林。提升青龍山、十字河、仙人洞——劉伶臺等環城綠道132公里,建設完善人行步道、觀光小火車、休閑驛站等基礎服務設施。抓住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著力構建“臺兒莊古城—大運河—南部山區—大運河文旅小鎮—微山湖”區域聯動的“一城一河一山一鎮一湖”發展新格局。推動臺兒莊運河“文慢城”、市中永安“山慢城”、滕州微湖“水慢城”、嶧城榴園“田慢城”、薛城生態“林慢城”、山亭五彩“花慢城”等體驗旅游營地規劃打造。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路徑,是“先把棗莊經濟搞上去”在農業農村中的具體實踐。棗莊地少人多,農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畝,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依托棗莊農業資源稟賦,加快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推動了由一產向多產融合轉變。2020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424.21萬畝,總產量達到180.57萬噸,單產達到425.67公斤/畝;發展特色蔬菜,其中馬鈴薯是棗莊市最有代表性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積57.25萬畝,居全省首位,總產量204.57萬噸;發展特色林果,嶧城石榴被認定為省級公用區域品牌。“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被仡欗频Z奮進的60年,“魯南鄉村繪新圖”是最樸實的夢想。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棗莊市委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駐村蹲點調研活動。11名市委常委每人選擇一個村,開展一次大走訪、排查解決一批問題、送一次溫暖、講一次黨課、形成一篇調研報告,對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開展調研。實施村集體經濟發展三年強村計劃,打贏“破十攀百”攻堅戰,確保村集體經濟全部突破10萬元、奮力攀登100萬元。近年來,全市先后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142個、3萬元以下薄弱村137個、5萬元以下村187個。截至2020年底,全市村集體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村占比達到69%。在新征程中,繼續砥礪“魯南鄉村繪新圖”的愿景。要打贏鄉村振興攻堅戰,就要出奇制勝,充分把握利用好當地特有的優勢,打出鄉鎮特色。在發展10個示范鎮的同時,棗莊積極鼓勵引導其他鎮找準定位、特色發展,在全市創建10個鄉村振興特色鎮,支持示范鎮做大做強、率先發展,引導特色鎮發揮優勢、差異發展,書寫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棗莊篇章”。建市以來,棗莊居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保障逐步完善,教育、體育事業不斷發展,衛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9元,人均消費支出16312元。全市137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聯網結算,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15.9萬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鞏固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五區一市均建成了城區“15分鐘健身圈”,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受益行政村覆蓋率95%。黨的十八大以來,棗莊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均居住面積38.8平方米,私家車保有量達到67.7萬輛,平均預期壽命76.6歲,城鄉教育、醫療、養老資源更加均衡,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獲得感越來越強。“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被仡欗频Z奮進的60年,“心系民生福祉”是最執著的夢想。55歲的山亭區徐莊鎮花山頭村脫貧戶宋允舉,日子越過越有滋味,把白頭發染成了黑色:“現在咱通過黨的好政策脫了貧,不能蓬頭垢面,得過得精神點!”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棗莊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市4.1萬戶9.2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14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摘帽退出。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73.5%。建成綠色生態廊道220公里,7個國控斷面水體優良比率達100%,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百姓普遍反映棗莊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
在新征程中,繼續砥礪“心系民生福祉”的情懷。近年來,棗莊一屆接著一屆實施惠民實事工程,推進棚戶區改造,促進就業創業,積極化解“大班額”等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目前,棗莊成立各類醫聯體37個,全面取消公立醫院高值醫用耗材加成。8月24日,祁連山路中學、興城中心小學、市第二實驗幼兒園等10所市駐地學校及棗莊學院新校區啟用。據統計,近5年來,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達到274.79億元,累計撥付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20.32億元。市文體中心“一場兩館”全面竣工,國民體質合格率超過92.88%,近年來獲得世界冠軍17項、全國冠軍116項、省級冠軍171.5項。全市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1.7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23%,連續5年低于控制線。紅色基因為“大美棗莊、未來可期”宏大夢想提供不竭原動力“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睏椙f是革命老區、紅色熱土,鐵道游擊隊是棗莊最紅的資源、最美的傳奇、最亮的名片,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和道德滋養。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以棗莊臨城為中心,揮戈于百里鐵道線、戰斗于萬頃微山湖,不費一槍一彈,迫使千余名日軍在沙溝繳械投降,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經典傳奇。為了弘揚“赤誠報國、不怕犧牲、機智靈活、勇于亮劍”的鐵道游擊隊精神,棗莊僅用200天高標準建成了鐵道游擊隊紀念館。2019年7月1日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00余萬人次。“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被仡欗频Z奮進的60年,“大美棗莊、未來可期”是人們最宏大的夢想。作為革命戰爭年代歷練凝聚而成的精神財富,鐵道游擊隊精神在新時代匯聚起了加快發展的正能量,也是棗莊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內涵。在時代的長河中歷經洗禮永不褪色,并且正煥發著更加激昂的活力,成為推動棗莊加快發展的原動力。在新征程中,繼續砥礪“大美棗莊、未來可期”的耕耘。鑲嵌著“擔當”“創新”的鐵道游擊隊精神為棗莊發展提供著不竭的精神動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信心支持。2020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棗莊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棗莊市委關于制定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棗莊開啟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的新征程。棗莊市委書記陳平自信地說:“只要我們拿出拼的勇氣、闖的勁頭、爭的意識,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付出,就一定能夠重塑輝煌!”棗莊崛起,每個人都是主角;棗莊發展,每一步都是腳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市上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先把經濟搞上去、集中精力強工業”,以“歸零”的心態、“趕考”的狀態、“奔跑”的姿態,撲下身子抓落實,全身心投入到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之中。光榮屬于426萬艱苦創業的棗莊人民!夢想照亮426萬開拓創新的棗莊人民前行的路!